石油化学工程系召开感恩教育主题报告会

来源:必威体育官网发布时间:2014-10-26浏览次数:0

为弘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,加强老员工的感恩意识,树立感恩典范,10月24日晚,石油化学工程系于西区礼堂召开感恩教育主题报告会,本次报告会也是石化系感恩教育月活动之一。系领导、辅导员、14级全体同学、13级员工代表及团学干部共计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。

报告会上,石化系炼油141班员工、2012年度平凉市“十大孝子”提名人物讲述了自己的感恩事迹。首先,大会播放了景麦涛“给妈妈的一封信”的视频,质朴的语言、纤细的文笔,寄托了儿子对母亲的拳拳的祝福和无限思念。随后景麦涛讲述了成长经历中亲人、老师、挚友的对自己的帮助,号召大家要懂得感恩。景麦涛的舍友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心中坚强、勇往直前的景麦涛,更让同学们深刻了解了景麦涛同学的感恩之心。

周少斌同学代表系团总支员工会向全体同学发出感恩倡议书,倡议同学们肩负感恩重任,感恩父母、感恩老师、感恩他人、感恩社会、感恩自然。

系党总支副书记夏德强总结本次活动,使大家明确了感恩的内涵、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、感恩教育的内容措施和途径,希望全体员工学会回馈社会,将感恩融入社会实践中,在实践中提升自我,关注社会,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,懂得感恩。

最后,全体参会人员起立合唱《感恩之心》,在优美的旋律中报告会圆满结束。

(撰稿:王智博 摄影:沈宏为)

景麦涛写给妈妈的一封信

景麦涛做感恩宣讲

景麦涛舍友介绍景麦涛感恩事迹

夏德强做总结发言

合唱《感恩的心》

附:景麦涛感恩事迹

景麦涛,一个出生在灵台农村的普通男孩。在他的成长记忆里,不知道什么叫牛奶、什么叫蛋糕,没玩过漂亮的电动玩具,更不曾在母亲的怀里撒过娇。伴随他的日子,就是独自一人照顾生病的父亲。然而,这位坚强的阳光少年,并没有被生活所压倒,如今,已是公司石油化学工程系炼油141班的员工。

景麦涛的家在灵台县上良乡旧集村背沟社,房子里没有什么家具,但炕头上是厚厚的一摞书。

“从我记事起,家里就住着旧窑洞,日子过得十分紧迫,但正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,倒让我更加发奋图强,努力学习……”艰辛的生活,让景麦涛成熟了许多。

  景麦涛的父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,正常的时候还能照顾自己的吃喝,病情发作的时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。在景麦涛三岁的时候,母亲改嫁,剩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。景麦涛后来又在亲戚的帮助下入学读书。

家里居住的窑洞受多年风雨洗刷,不光潮湿、漏水,而且也存在安全隐患。为了让父亲住的舒适点,景麦涛多方奔走从亲戚那里凑来了1.7万元,在村子里买了一处别人不住的旧房子,但房子买回来后,父亲却怎么都不愿意搬过去住,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,那口破窑洞才是他的家。“等他愿意的时候再搬过来吧,房子总归住着舒适些。”景麦涛说。

如今,景麦涛在距家70多里的县城读书,父亲的生活起居只能在周末的时候料理。每逢周末回家,他都要赶姑父经营的大班车,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回家的7元路费。每到周末,景麦涛就赶紧回家,帮父亲整理屋子,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。景麦涛说:“擀面条、蒸馒头、做搅团……家里日常的饭菜没有我不会做的。”

星期天下午返回学校前,景麦涛还必须替父亲准备足一星期的生活用水、烧的柴火,还要给父亲蒸上一笼馒头,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停当,这样他才能放心地走。在院子的空地里,他还种上了辣椒、茄子、青菜。景麦涛说,那是他从邻居家要的苗子栽的,这样父亲就能吃到蔬菜,也能省下一笔买菜的开销。

景麦涛家里也有几亩地,农活也多半是他周末的时候干,忙不过来的时候便请亲戚邻居帮忙。谈起农活,景麦涛像个行家,何时播种、何时收割、何时施肥,他都了如指掌。景麦涛说,他从上初中起便能扶着梨头耕地,收割、撒种、打碾更是不在话下。

“有时候我也感觉很累,但是没有办法,我得操持这个家。”与同龄的孩子相比,景麦涛有着不一样的成熟和老练,“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,或大或小的困难,不管怎样,这些‘坎’要迈过去……”

景麦涛的高中班主任王佛宝老师说:“景麦涛一边照顾家里一边上学,即便是这样,他也从未因此影响过学习,还能考进灵台一中,他确实是个值得人敬佩的孩子……”

苦了累了的时候,景麦涛这样鞭策自己:“不会总是这样,好日子会来的,等我学业有成的那天,一切都会好起来……”

景麦涛深知大学学费不少,因此高考结束后,一收完家里的麦子就到北京和西安打工,共挣得7200元,打工期间,曾半个月每天三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。景麦涛常以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”进行自勉。

(以上事迹主要摘自中国甘肃网-甘肃日报)